光饰机厂家
免费服务热线

Free service

hotline

010-00000000
光饰机厂家
热门搜索:
技术资讯
当前位置:首页 > 技术资讯

刷卡剁手不心疼原来是这个原因在作怪-【资讯】

发布时间:2021-07-15 19:55:40 阅读: 来源:光饰机厂家

长假期间,外出旅行、吃大餐、买买买,这些都是令人高兴的事物。而长假归来后,人们又要投入辛苦的工作,有人还因此患上了“节后综合征”,不过,比这些更“痛苦”的或许就是当你看到自己信用卡账单的那一刻了。

欠下的债自然是要拿钱来还的,先来数一下自己的账户——工商银行、农业银行、浦发银行……没错,这些都是你的经济账户,是你的钱袋子,你的卡债可得靠它们来还!

然而,今天我们要谈的却是另一种账户——你的“心理账户”,它并非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资金账户,但它却可以解释,为何卡债的痛苦丝毫不能抵挡你的消费热情。此外,它还会对你的钱袋子产生许多潜移默化的影响。

那么,究竟什么是你理财的“心理账户”呢?

同样的音乐会,不同的选择

让我们先来假设两个场景。场景一:如果今晚你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,票价为200元。在马上要出发之时,你发现自己丢了一张价值200元的电话卡,那么你是否还会去听这场音乐会?

场景二:在出发前,你突然发现自己弄丢的正是200元的音乐会门票,想要听音乐会,就必须再花200元钱买一张。这时候,你也会选择去听音乐会吗?

对于以上两个场景,不知道读者会作出怎样的选择。不过,无论你的回答是Yes还是No,可都不能小看了这个简单的选择题。

1981年,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Danniel Kahneman及其合作者Amos Tversky的实验结果表明,对于场景一,88%的调查对象选择了Yes;而在场景二,选择Yes的调查对象只占46%(注:原实验中票价为10美元)。

在我国,学者李爱梅选取了93名中国大学生重复了以上被称作“演出实验”的调查,结果表明:在场景一和场景二中选择去看演出的比例分别为94.6%和17.2%。进一步的调查发现,场景二中,72%的大学生选择不去的原因是——“心理感觉多花了一倍钱去听一场音乐会,不划算”。

然而,细想之下,人们对场景一与场景二的“区别对待”,其实并不“理性”。因为无论丢失的是电话卡还是音乐会门票,损失的金额都是200元,没有任何区别。

学者认为,这可能的原因在于,人们实际上把电话卡和音乐会门票归到了两个互相独立的“账户”中,丢失了电话卡并不会影响到音乐会的账户,而丢了门票则意味着似乎要花400元听一场音乐会了。1985年,查德·塞勒(Richard Thaler)正式提出了系统的“心理账户”理论。

一元钱“不”永远是一元钱

按照传统的微观经济学理论,金钱是具有“替代性”的,每一元钱与一元钱之间可以任意替换与转移,也就是说“一元钱永远是一元钱”——无论是花在此处,还是别处。如这个前提成立,那么在上述例子中,无论是丢了电话卡,还是音乐会门票,由于损失的金额相等,因此选择会去参加音乐会人数的比例也应该基本相等。

然而,实证研究却表明:对于同样数额的钱,我们并不会“一视同仁”。由于心理账户的存在,人们并不把所有钱放在同一个账户进行整体管理,而是把不同性质的财富放在多个分账中,每个分账户有单独的使用规则,资金从一个账户“转移”到另一个账户并不容易。

这样,金钱就有了“非替代性”的特征,“一元钱也‘不’永远是一元钱”了。查德·塞勒认为,小到个体、家庭,大到企业集团,都有或明确或潜在的心理账户系统。

“心理账户”通常有三种情形。

一是将各期的收入或者各种不同方式的收入分在不同的账户中,不能相互填补。

二是将不同来源的收入归入不同的支配方向,如把辛苦赚来的钱和意外获得的钱放入不同的账户内,为前者设定严谨的投资计划,后者则用于消费享乐。

第三种情形是用不同的态度来对待不同数量的收入。例如,如果一个人月末得了500元的奖金,可能拿出400元去买心仪已久的领带,把剩下的100元作为零用钱。而如果获得了5000元,反而更倾向于全部存入银行,而没有动力去买400元的领带。

中国人的“心理账户”特征

对心理账户结构特征的了解,有助于人们进一步认识自己在做经济决策过程中的内在心理机制。我国学者研究国人的“心理账户”特征,得出了中国人的心理账户主要分为正常工资收入、普通奖金获取,以及彩票或中奖所得三类。对于这三种不同来源的财富,有不同的消费结构和资金支配方向。

奖金收入最主要的支配方向排序为:①储蓄; ②人情花费;③家庭建设与发展开支。

彩票收入最主要的支配方向排序为:①人情花费;②储蓄;③ 享乐休闲开支。

正常工资收入最主要的支配方向排序为:①日常必需开支;②储蓄;③家庭建设与发展开支。如下表所示:

“心理账户”对理财决策的影响

心理账户的存在,会对日常生活中的消费、投资决策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。

对价格的敏感程度:研究指出,当人们被询问是否愿意多开20分钟的车,从而少花30元买个90元的计算器,68%的人说愿意。而如果是少花30元买件750元的皮夹克时,只有29%的人愿意(实验情景中为美元)。决定是否要“绕路”不仅取决于钱的绝对数值(30元),还有消费者的价格感知。这个原理也可以解释,为何我们更倾向于为昂贵电子产品购买售后服务,为何在国外更控制不住剁手“买买买”等。

信用卡消费:用一张已经透支了上千元的信用卡再刷50元,似乎不像用50元现金结账那样浪费。与用现金支付相比,用信用卡付账的人更不会去想他们到底花了多少钱。因此,信用卡往往可以将购物的快乐与付账的痛苦分离开来。

股票亏损:对于股票投资上的亏损,人们可能将抛售掉的股票亏损和没有被抛掉的股票亏损,放在不同的心理账户中。因为后者是账面上的亏损,而前者则是实际的亏损,虽然就“亏损”而言并无差异,但由于实际亏损更让人痛苦,因而人们总倾向于在心理上将二者区分开来,增加了投资误判的概率。

生命周期安排:从“理性人”假设出发,人在理财安排上总是能够深谋远虑,会考虑几十年以后的长远利益,并根据一生的总财富来合理安排一生中每个阶段的消费,而这显然又与人的实际消费行为不符。实际上,消费者倾向于将人生的收入分为三个心理账户:现期可花费的现金收入,现期资产和未来收入。人们对这三个消费账户的消费意愿依次递减。

了解了这些心理特点,并合理地加以规避和应用,有助于你更好地打理自己的钱包。

优质华新镇财务公司企深企业

MMB防水防火密闭门源头厂家

西藏智慧推荐

广东球墨铸铁管

环氧树脂防静电地坪